智能自动气象站作为分布式气象监测的核心设备,需在野外无市电接入的复杂环境中实现长期稳定运行,其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决定监测数据的连续性。这类气象站的供电系统通过 “多能源互补 + 智能管理 + 环境适配” 的综合设计,构建起高效、稳定、耐用的能源保障体系,确保设备在各类气候条件下持续工作。
水库自动气象站通过科学的材料选型、功能化表面处理和协同结构设计,气象生态环境监测仪的防护外壳能够有效抵御各类恶劣环境的侵蚀,为内部精密传感器和电子元件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。这些材料技术的综合应用,大幅提升了监测仪的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寿命,确保设备在野外长期工作中保持稳定的监测性能,为气象生态环境数据采集提供可靠保障。
国产自动气象站材料性能的长效保障通过严格的测试验证实现。所有外壳材料在选用前需通过一系列环境测试,包括盐雾测试(500 小时无锈蚀)、高低温循环测试(-40℃至 70℃,100 次循环无裂纹)、紫外线老化测试(1000 小时无明显老化)、沙尘测试(8 级风沙条件下 24 小时无侵入)等,确保材料性能满足恶劣环境使用要求。同时,整机外壳需通过淋雨测试(降雨量 100mm/h,持续 1 小时)、振
物联网自动气象站在多风沙地区,外壳的迎风面和接缝处采用聚氨酯弹性体密封材料,这种材料具有优异的弹性和耐磨性,邵氏硬度可达 60-80A,能在风沙长期冲刷下保持密封性能,防止沙尘侵入设备内部。弹性体与外壳基材通过特殊工艺粘结,粘结强度可达 5MPa 以上,在温度变化导致的热胀冷缩过程中不易脱落,确保长期密封可靠性。
自动气象站仪器特殊环境下的功能材料应用进一步强化防护能力。在高温高日照地区,外壳表面采用改性氟碳涂料,这种涂料以氟树脂为基料,具有极低的表面能和优异的耐候性,能有效反射紫外线和红外线,降低外壳表面温度。测试数据显示,涂覆氟碳涂料的外壳在夏季正午阳光下,表面温度可比普通涂料低 8-12℃,减少热量向内部元件传导。同时,氟碳涂料的耐候等级可达 15 年以上,长期暴露在阳光下不易出现粉化、褪色现象,
太阳能自动气象站工程塑料在轻量化和耐候性方面表现突出,常用材料包括聚碳酸酯(PC)、丙烯腈 - 丁二烯 - 苯乙烯共聚物(ABS)及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(PA66+GF)。聚碳酸酯具有优异的透光性(透光率达 89%)和抗冲击性,适合制作传感器的观测窗口,其低温抗冲击性能尤为出色,在 - 40℃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韧性,避免低温脆裂。ABS 塑料通过丙烯腈、丁二烯和苯乙烯的三元共聚,兼具刚性、韧性
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