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伏屋顶气象站光照传感器、温度传感器:每周要做 “表面清洁”,用软毛刷或干布擦拭传感器表面,清除灰尘、鸟粪、树叶等杂物,注意别用湿布或清洁剂,避免腐蚀传感器涂层;每月要检查安装位置,看是否有遮挡物(比如长高的杂草、掉落的树枝),确保光照传感器无遮挡、温度传感器远离光伏板散热区和热源。如果是多沙尘地区(如西北),清洁频率要提到每 3 天一次,防止沙尘堆积影响测量精度;多雨地区则要每月检查传感器密封性
太阳能光伏气象站,阴雨天小型光伏气象站不仅能用,其数据还有重要参考价值。用户无需因阴雨天气停用设备,反而应重视这些数据,将其用于发电调整、风险预警和运维规划,让小型光伏电站在不同天气下都能稳定、高效运行。
光伏项目气象站有些用户觉得 “阴雨天发电量少,数据没用”,其实这种想法忽略了 “细节决定收益”。小型光伏电站的收益本就依赖精细化运营,阴雨天的每一度电都很珍贵,气象站的数据能帮助用户抓住每一个发电机会,同时规避风险。只要设备合格、会用数据,阴雨天的小型光伏气象站反而能成为 “降本增效” 的好帮手。
光伏发电站气象站积累数据用于长期运维规划。阴雨天的数据是电站 “历史数据库” 的重要组成部分,长期积累后能帮助用户掌握电站在不同天气下的运行规律。比如通过分析过去一年的阴雨天气数据,发现 “连续 3 天阴雨时,光伏板表面积灰会比晴天多 20%”,就能制定 “阴雨过后及时清洁光伏板” 的运维计划;再比如对比不同区域的阴雨数据,若发现自家屋顶东侧阴雨天光照比西侧强,下次扩建光伏时可优先在东侧加装光伏板
光伏电站环境检测仪预警设备风险,保护光伏系统安全。阴雨天的潜在风险不只是雨水,还有伴随的大风、湿度变化。小型气象站的风速数据能及时预警大风:比如监测到风速超过 8m/s(5 级风),用户可提前检查光伏板支架是否松动,避免支架被风吹歪;若风速接近 12m/s(6 级风),可暂时关闭部分逆变器,防止大风导致线路接触不良引发短路。同时,气象站监测的空气湿度数据也很重要 —— 当湿度超过 85% 时,光伏
光伏电站气象站帮助精准调整发电策略,减少发电量浪费。阴雨天虽然光照整体较弱,但光照强度并非一成不变 —— 有时云层移动会导致光照短暂增强(如 “太阳雨” 天气),若气象站能实时监测到光照变化,就能提醒用户调整光伏板角度。比如某家用光伏用户,阴雨天通过气象站发现上午 10 点光照强度从 200W/㎡升至 400W/㎡,及时将光伏板角度从 30° 调整为 45°,当天发电量比未调整时多了 15%。此外